1.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出台《达州市2018年涉嫌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方案》,上半年,全市银行业机构向全市200个重点项目、30个重大项目、18户转型升级重点工业企业、106户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大竹宣汉工业强县示范县等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共计发放贷款333.89亿元,较年初增加82.83亿元,增长32.99%。
2.完善金融政策,全市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达101家。全市纳入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企业达144家,安排预算指导上市培训资本市场和搭建企业融资对接平台专项资金15万元。全市已成功发行企业债券33亿元,已核准待发行16亿元。持续推进应收帐款质押贷款,已发放87亿元。
3.创建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引进OPPO等知名手机企业配套商集群落户,第一台“达州造”手机已于今年3月26日正式下线;举办了OPPO供应链招商推介会,目前川渝合作(达州·大竹)示范园区已签订正式协议21个,投资额达77.6亿元。
4、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极力推动商标品牌建设,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提升行动;简化登记手续,落实“一表申请”受理模式,特别是重大投资项目,配合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实行“多证合一”,实现“一照一码”登记模式;开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全市办理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注册807户。
5、认真抓好“先照后证”登记落实,进一步规范工商登记程序,对于国务院决定改为登记后置审批的事项,一律不再作为登记前置,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相关审批部门的许可文件、证件。从2017年9月起,对新设立、变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发放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实现了“一照一码”登记模式。截至目前,共发放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多证合一执照14172张。
6.制定了《达州市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管理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全市共归集公示各类信息38949条,部门覆盖面达92.66%;共有5025户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4.4万户个体工商户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