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11月27日上午10时许,在达州火车站,防城港—达州铁海联运双向“普货+冷链”班列的34个集装箱,满载着“达州产”农副产品和化工产品,通过铁海联运,经北部湾港口出海,不日将抵达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
“滴……”同一时间,在好一新复兴批发市场,满载着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等湄公河沿线东盟国家的海水产品、水果干果、肉类等产品的8辆货车,依托川渝陕结合部“七市三区”便捷的交通网络,将抵达四川广元、南充、广安、巴中,重庆梁平、开州,陕西汉中、安康等城市。
这标志着防城港—达州铁海联运双向“普货+冷链”班列开通和达州东盟冷链(秦巴)分拨中心开业运营,也标志着中国西部南向国际物流大通道的全面开通,还将有效提升达州乃至全川对外开放水平。
两市结盟 携手共谋发展
越南的火龙果、泰国的榴莲、菲律宾的凤梨;广西防城港的帝王蟹、龙虾、鲍鱼等……曾在电视中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不同美食,如今真实的进入了达州市民的视野。
这源于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四川对外开放的“东大门”和四川重点建设的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地处四川省东部、地处川渝陕结合部和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带的达州,与作为我国内陆腹地沿西部陆海新通道进出东盟国家最便捷的国际双向大通道、主门户、关键节点城市,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多个港口通航的防城港,相互看中了对方的交通、区位、物产丰富等优势,并达成共识:共同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冷链经济城市联盟,共谋发展。
如何实现?“西南地区进出口货物经防城港,比从其他华南港口中转缩短内陆运距多达数百公里。”达州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介绍,依托达州位于四川东大门、川渝陕结合部区位优势,以达州为集货中心,公铁海多式联运,货物经达州至北部湾出海,分拨全球。
因此,西部陆海新通道达州班列和东盟冷链(秦巴)分拨中心运营而生。
“西部陆海新通道达州班列是达州积极融入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战略的最新举措,是贯彻落实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的重要支撑,也是深化川桂合作,共同推进南向开放通道建设的战略支撑项目。”达州相关负责人介绍,东盟冷链(秦巴)分拨中心是四川和广西重要南向北联经济布局的承载项目,是达州与防城港两市共建冷链物流大通道,是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示范性项目。
加快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生猛海鲜配火锅、物美价廉水果摆上桌……11月27日,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达州班列开通,东盟国家和防城港的冷链海鲜产品将源源不断涌入达州乃至秦巴地区,这样幸福的小资生活,必将成为秦巴地区人民的常态。
“辐射秦巴地区3500万人口只是一方面。”东盟冷链(秦巴)分拨中心负责人任德政说,分拨中心全面运营后,可实现年交易额5个亿,还能提供100个就业岗位。
“四川北向货源经达州至北部湾出海至东南亚等地区,将提升时效20%以上,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据四川陆海国际联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福中介绍,时间和物流成本的节约,将加速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助力达州国际贸易和产业跨域发展。
据了解,西部陆海新通道达州班列的成功开通和东盟冷链(秦巴)分拨中心的顺利开业,将极大推动达州、万州与北部湾地区物流一体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达州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打通“蓉欧、渝新欧+达州”等国际物流大通道,高标准建设开放口岸、保税中心、物流枢纽、无水港,加快建设“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秦巴地区综合物流枢纽”,将达州打造成为中国西部对外开放重要高地和陆海联运物流主通道。
防城港市政府副市长蹇兴超表示,下一步,防城港也将推进两市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物流枢纽协同发展,以及加快推动两市贸易冷链物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协同发展。
(信息来源:达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