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发展改革>产业发展

文旅扶贫耀巴山——四川省第十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掠影
发布时间:2019-11-19 10:50:28   作者:农经科   点击量:   来源:

灯光水舞秀、土家手工艺、巴人“八大碗”、印象博物馆、罗盘云海、巴山红叶……一场接一场文旅盛宴,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大家的视听神经和味蕾。“安逸”“巴适”“过瘾”“太棒了”……游客大拇指不由自主翘起来,赞美之词溢于言表。 

深秋的巴山,层林尽染。11月6日,对于132万宣汉儿女来说,又是一个特殊而难忘的日子,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和达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四川省第十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在巴山大峡谷拉开帷幕。 

文旅扶贫新发展、硕果金秋漫巴山。这是一场交流乡村文化旅游经验的盛会,更是一场展示文旅扶贫成果的盛会。来自全川各地的领导、嘉宾、媒体朋友,相聚巴山大峡谷,共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大计。 

上午9时,开幕式在巴山大峡谷游客中心广场隆重举行。现场气氛热烈,两千余名来宾和游客精神抖擞、神采奕奕,舞台造型独特、简约大气;舞台下方“梦里巴国 山水宣汉”8个大字格外注目。 

在巴人新村陶家堡,游客共赴坝坝宴,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品尝当地土家“八大碗”,对巴人美食赞不绝口。 

在“渡口里”巴人古镇,民俗街上特色商品琳琅满目,游人如织。蒸格格、荞面粑粑、灯影牛肉、麻辣土鸡、土家糍粑、苞谷酒……特色美食色鲜味美、花样繁多。补铁锅、纳鞋垫、推豆腐、打糍粑……土家手工艺在这里得到了原生态的传承,游客们兴致盎然,一路参观、一路体验,享在其中、乐在其中。 

在《梦回巴国》印象博物馆,古老的巴族壁画绵亘长廊,雄壮的巴人将士持戟而立,精美的民俗器具熠熠生辉……大家徜徉在巴人文化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沉醉不已。 

华灯初上,渡口风情小镇热闹非凡,大型音乐灯光水舞秀华丽登场,水舞秀以“天歌地韵”为主题,由“巴人战歌、巴地恋歌、巴人欢歌、巴山音画”四大篇章组成。水舞秀用绚丽梦幻的灯光、多姿多彩的水形、画龙点睛的投影和史诗般写意的手法,展现巴人数千年来最典型、最灿烂的民族文化,带给观众一场极致视听享受。 

夜幕降临,在《梦回巴国》剧场广场,一场浓郁的土家民俗文艺演出吸引无数宾客和群众驻足观看,薅草锣鼓、钱棍舞、踩高跷、彩带龙、腰鼓、篝火、俏花旦、车车灯……伴随熟悉的旋律、欢快的节奏,游人们围着篝火,跳起巴人摆手舞,欢声笑声此起彼伏。 

此次盛会,来宣嘉宾和广大游客行程满满,荟萃瓦厂坪,享群山伟岸;漫步鱼泉河,寻潺水奇峡;拜水两河口,笑谈鸳鸯廊桥;抵苏家屋基,乘索道直入云霄看层林尽染;登罗盘顶峰,沐秋韵迎入川第一缕阳光;徜徉红豆杉栈道,拥岭脊峰丛;驻足桑树坪,游别样巴山;探险大象洞,叹鬼斧神工……大家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脱贫攻坚路,巴山峡谷情。这一盛会,带给巴山大峡谷的不仅是丰硕成果的自我展示,更体现了宣汉县委、县政府坚强有力、用心用情带领老区百姓脱贫攻坚、走向幸福的果敢担当。 

文旅飘香,硕果累累。宣汉县在脱贫路上立足实际、高瞻远瞩,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巴山大峡谷文旅扶贫综合开发,探索出“资源入股、劳动就业、经合组织、经营帮扶、农旅带动、文旅融合、广厦行动”七大脱贫模式,直接带动巴山大峡谷片区9.1万名贫困人口、102个贫困村整体脱贫奔康,辐射带动周边21个乡镇、46万余人增收致富,成功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依托文旅资源实现脱贫奔康的新路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本次乡村文化旅游节的成功举办,为宣汉的文旅扶贫事业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活力,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繁荣美丽新宣汉鼓舞了士气。今天,132万宣汉儿女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梦想,在新时代幸福路上激情满怀、砥砺前进。 

 

                                              (信息来源:达州日报)

上一篇: 多部门: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
下一篇:宣汉县鸭池村:稻田养鱼“游”来财富

置 顶 打 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