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根据《达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达市府发〔2016〕2号)和《达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达市府办〔2017〕4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2019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用促建、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深入推进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手段的建设提升,努力在国家城市信用监测排名工作中有所突破,使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实现“信用让生活更美好”的目标。
二、重点工作
(一)夯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和完善工作机制。调整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工作机制,优化“双牵头”机制。完善各地各部门纵向横向联络制,各地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落实信用工作专职人员,强化经费保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二是搭建完善覆盖全市信用信息系统。全面启动达州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建设,8月底前,初步建成达州市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并开通信用中国(四川·达州)网站;完成个人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年底前完成搭建联合奖惩系统、红黑名单管理系统、信用修复系统和信用核查、异议申诉服务、信用服务机构管理、失信投诉举报等模块,同时开通信用APP及微信公众号。〔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经信局、市大数据局、市财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三是加快推进信用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制定达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提高信用信息共享交换水平及效率。根据省上全面深化改革涉及信用体系建设相关文件,对接出台我市贯彻落实意见。〔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四是逐步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制度规范。进一步细化落实9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文件。根据国家关于信用体系建设的153项制度清单,制定《关于达州市城市信用制度建设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厘清责任、落实任务,找准短板、查漏补缺,不断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制度建设。〔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五是加强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积极稳妥推进二代征信系统上线,促进金融行业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指导公积金中心、融资租赁公司等机构接入数据库报送和查询信息;强化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健全信息安全长效防控机制;加强征信服务规范建设,全面提升征信查询服务质量和水平;提升数据在小微民营企业融资应用的有效性。(责任单位: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达州银保监分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
(二)全力完成上级安排部署指标任务
一是着力加强“双公示”数据的归集和共享工作。按照国家、省上相关文件要求,印发市级行政权力清单,编制市级部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目录,做好“双公示”目录编制和公示工作,完善数据对接机制、建立“双公示”台账制度、提高数据共享质量,按月报送“双公示”信息。〔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编办、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二是切实提升我市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位。印发《达州市提升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工作方案》,各地各部门(单位)根据自身职能职责,做好城市信用体系监测排名提升工作。〔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三是开展各类重点失信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完成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炼油、电信欺诈、互联网造谣传谣、虚假广告、环保、假药、扶贫脱贫、无证行医、非法医疗、拖欠工资、论文造假、考试作弊、骗取保险、不合理低价游等20余个专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力争失信专项治理对象的整改和退出率达到100%。〔责任单位:市精神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四是全面完成法人和其他组织存量换照工作。各有关部门持续做好统一代码换照、新增、回传校核等工作。在开展社会管理和提供服务中,加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应用。力争今年年度存量主体代码转换工作代码转换率达到100%;个体工商户存量转换换码率和换照率达到100%;重错码率实现清零。(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委编办、市总工会、市发展改革委)
(三)深入推进行业领域信用应用
一是全面落实“红黑名单”及联合奖惩制度。各地各部门(单位)抓紧出台“红黑名单”制度办法,加强归集“红黑名单”数据,依法依规将“红黑名单”数据在信用中国(四川·达州)网站、本部门网站和政府网站进行公示。根据国家多部门联合印发的44个联合奖惩备忘录,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开展联合奖惩,并及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反馈联合奖惩案例。〔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二是全面推进“信易+”应用场景。推出“信易批”、“信易贷”等产品,重点推出针对中小企业专项融资产品——“信易贷”。加强与参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沟通,积极解决相关数据需求,依法推进公共信用信息与金融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扩大金融机构合作范围,探索进行行业试点,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大力推行“信易批”服务,积极推动惠民便企应用场景建设,对守信的企业主体或者个人提供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化行政监管安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等激励措施。〔责任单位: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税务局、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三是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信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中央编办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发改财金〔2013〕920号)要求,在行政审批、政府采购、招投标等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中全面推行全流程实时信用监管,形成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跨部门、跨区域应用的联动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及配套性实施文件。在政府投资性项目申报等事项中,利用信用中国(四川·达州)等平台主动查询业主信用信息,实行一票否决制。〔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四是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中小微企业、农村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和融资对接服务网,推动银行授信所需纳税、用电等经济类信用信息的共享。以核心企业加入中征平台带动应收账款融资扩面增量,促进小微民营企业融资对接。统筹开展信用户、村、乡评定,推广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救助,扩大金融精准扶贫覆盖面,防范化解扶贫信贷信用风险。〔责任单位: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市民营经济服务中心、联席会议相关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四)强化诚信宣传教育培训
一是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根据国家四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诚信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银发2015第283号)文件要求,积极推进诚信文化教育进学校、机关、企业、社区、村镇,形成诚信教育制度化、常态化、普遍化。开展“诚信建设宣传月”、“诚信兴商宣传月”、“诚信建设万里行”、“‘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开学季等各类诚信主题活动。充分发挥网络、微信、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学习道德模范及诚信典范,加大对守信典型的宣传和失信典型的曝光力度,营造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舆论氛围。(责任单位: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市发展改革委、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团市委、市教育局、市网信办、市文明办)
二是大力开展各类信用建设专题培训。全面开展信用业务和信用知识培训,针对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和达州经开区,在信用理论、信用应用、信用数据归集与管理、信用修复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提升信用业务素质,增强信用人才效能。对企业开展信用知识和信用修复培训,推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应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诚信宣传教育主题培训。〔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达州经开区管委会〕
三、工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部门(单位)要按照本《工作要点》,安排专人专职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按照职能职责分工,制定并细化工作举措,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二)建立通报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建立通报、约谈机制,及时跟踪掌握工作动态,对工作滞后的地区和部门(单位),进行全市通报,并约谈分管领导,督促整改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