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达州粮食市场行情及后期走势分析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我国粮食市场也面临着外部环境恶化、内部形势复杂的艰难局面。今年以来,全国粮食市场波动较大,上半年部分地区出现抢购囤积大米、面粉的现象,下半年出现原粮价格上涨、新粮收购困难的问题,但目前粮食价格上涨为市场化作用下的恢复性上涨,上涨幅度在可控范围内,国内粮食市场整体供求情况仍较为稳定。现就达州粮食市场行情及后期走势分析如下:
一、粮食价格情况
截止12月,我市稻谷收购均价为1.43元/斤,较上半年上涨15%;小麦收购均价为1.37元/斤,较上半年上涨22%;玉米收购均价为1.42元/斤,较上半年上涨29%(因我市主产稻谷,除稻谷为本地采购外,小麦和玉米均为外地购进);我市一级大米批发均价为2元/斤,与上半年基本持平,一级面粉批发均价为1.9元/斤,与上半年基本持平。菜籽收购均价为3元/斤,较上半年上涨7%;散装四级菜籽油批发均价5.3元/斤,较上半年上涨18%。
根据实地调查,目前,湖北龙池桥、达川米城贡米等品牌的一级籼米零售均价为2.7元/斤,与上半年基本持平;金沙河、香满园等特一级面粉零售均价为3.25元/斤,与上半年基本持平;金龙鱼、道道全等三级菜籽油零售均价为19.9元/升,较上半年上涨2元/升。
二、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
(一)新冠肺炎疫情限制国际粮食供给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蝗灾等影响,各国的粮食产量下降,国际主要粮食出口国限制了粮食出口量,越南、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印度等八个国家已经开始限制或者禁止小麦和大米的出口,国际粮价持续上涨。
(二)国内生猪复产扩大饲料需求
受去年以来国家大力鼓励生猪生产政策的刺激,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生产逐步恢复,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前三季度新建投产1.25万个规模养猪场,复养了1.34万个空栏的规模养殖场。到9月底,全国生猪存栏达到3.7亿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4%;能繁母猪存栏达到3822万头,恢复到2017年末的86%。由此带动饲用玉米和大豆需求大幅增长,同时会有一部分稻谷、小麦替代玉米作饲料原料,国内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消费量较去年提高。
(三)农户粮商捂粮减少市场流通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农户储粮防灾意识增强,产生了惜售心理,一些城市居民也纷纷到农村高价收购新粮储存。同时,由于前期价格上涨,粮食经纪人和贸易商持粮捂粮、囤积待涨,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四)地方储备收购增加新粮需求
今年全省新增省级储备粮食和市、县级储备粮食规模,加大了对产新粮食的需求,各承储企业为尽快完成收购任务,向周边地区扩张抢收,造成了粮源紧张。
(五)主粮价格上涨带动菜籽价格
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价格上涨对菜籽价格有拉动作用,加之2020年产新菜籽基本消耗完毕,市场上菜籽油价格小有涨幅,目前上涨幅度属正常范围。
三、元旦、春节期间粮食价格预测
(一)稻谷、小麦价格将稳中有降
一是我国稻谷、小麦库存量充足,国家将会适时拍卖政策性稻谷和小麦,控制粮价上涨过高;二是因持仓成本增大,粮食经纪人、贸易商持有的稻谷、小麦将会在过年前进行抛售;三是过年后地方储备稻谷、小麦将会出现新一轮的轮出,平抑市场粮价。
(二)玉米价格将维持高位
全国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逐步提高,工业用粮需求量持续增加,但新季玉米逐渐上市、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增加、稻谷小麦饲料替代效应增强等因素,将抑制玉米价格上涨空间,因此玉米价格将会在后期一段时间内处于高位。
(三)大米、面粉价格将略有提升
受2020年新产稻谷、小麦价格的上涨带动,2019年及以前产的稻谷、小麦价格也有所上涨,后期大米、面粉价格将略微上浮,同时受政策性稻谷、小麦入市影响,大米、面粉价格上涨支撑乏力,将只是短期上浮,随后恢复平稳。
(四)菜籽油价格将稳中有升
受2020年产菜籽供应的限制,以及其他主粮价格上涨的带动影响,后期菜籽油价格将稳中有升,上涨幅度较小,在春节前将达到顶峰,随后趋于稳定。
四、保障粮食市场量足价稳的几条措施
(一)做好应急调控
继续做好粮油价格监测工作,合理布局价格监测点,通过粮油价格监测报表,及时掌握达州粮油市场价格信息,一旦出现粮油价格波动市场异常的情况,将及时启动粮油应急供应预案。全市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94个,应急加工企业23个,日加工稻谷能力270吨,应急配送中心11个,应急储运企业36个,确保应急状态下的粮油供给及时有效。
(二)管好储备粮食
扎实抓好储备粮油管理工作,指导推进企业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储备粮油轮换任务,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截止2020年11月底,我市储备粮油库存充足,能够满足全市人民6个月口粮需求。
(三)加强市场监管
适时核查地方储备粮油库存和粮油企业生产情况,要求粮食企业切实做好成品粮油储备、加工和应急供应准备,保证成品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即动即调、即运即供。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督促粮食企业守法诚信经营,严厉查处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散发虚假粮油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粮油质量检验监测力度,坚决防止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同时,稳定粮食市场预期,引导消费者合理需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