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专家组成立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范恒山副秘书长在会上做重要讲话,指出:
一、专家组在立法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加快特许经营立法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要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等中央领导也多次作出批示,要求推动相关立法,为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相关领域提供法治保障。当前加快特许经营立法非常紧迫。长期以来,民间投资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尽管各地各部门相继印发大量政策文件,但同时也加剧了政出多门、各种规定不衔接不配套、执行时不规范不到位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的意愿。为稳定投资预期,提振民间投资信心,迫切需要在更高位阶、更高层次上进行立法。专家组是保障立法质量的有力支撑。当前,特许经营立法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量大面广地集中推进,项目融资贵、落地难等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由于沟通协调不够,政策不衔接问题越来越突出;各种观点层出不穷,加上一些舆论宣传的推波助澜,加剧了认识和实践上的混乱。在此情况下,加快推动特许经营立法,更需要发挥专家技术支持和参谋助手作用。专家组开展研究论证、成果宣传和权威解读,能够促进各方在思想碰撞和科学研讨中形成共识,引领社会认知和实践发展,推动制度与实践形成良性互动。
二、认真负责履行好专家组职责。专家组工作的核心是围绕立法草案进行研讨论证,提出修改完善意见。从高效开展工作,加快推进立法进程的角度,希望专家组能够认真履责,特别是在工作过程中要把握好四项原则:一是树立大局意识。立法是国家公器,关系到国计民生、群众福祉,需要把制度设计放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专家组在工作过程中,首先要服从国家大政方针,这是前提。二是发挥各自专长。特许经营立法涉及法律、金融、财税、项目管理和公共政策等领域,利益主体多元、运行机制复杂,需要从不同立场、专业或视角多方论证、统筹研究。专家独立开展工作时,也应注意研究方向与自己的专业优势相结合,扬己之所长,提高意见的专业性和论证的深入性,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具体问题着手,提高研究质量。集中研讨论证时,鼓励跨领域的观点交流碰撞,兼收并蓄,在讨论过程中切忌避免一言堂和观点的同质化。三是体现建设导向。专家组的意见建议要具有建设性,设立专家组的目的是要把立法工作做得更好。要提出可操作方案。研究讨论形式可以多元化,观点可以多样化,思路可以拓展发散,但一定要形成结论或成果。在观点有分歧时,要坚持科学的民主集中制,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少数服从多数,最终要落实到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意见和方案上。四是坚持科学严谨。专家组的建议,不仅关系到特许经营具体制度设计,还将关系到实践推广,并最终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专家们作为立法的参与者和建议者,必须客观公正、严谨务实,要用事实和依据说话。
三、全力支持保障专家组开展工作。专家组是立法的外脑支持,很多专家也来自于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的推荐。各部门要积极支持和参与专家组工作,对于在工作中收集的立法资料、研究成果、统计信息,建议通过专家组这个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对于专家组基于立法研究提出的需求,尽量满足并提供便利。法规司作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安排好调研、研讨、座谈等各项活动,及时向各部门通报立法工作进展,汇总专家研究成果和意见反馈,做好立法送审稿的修改完善和上报等工作。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尤其是行业主管部门职能作用,强化各部门的协同配合,增强制度和政策的协调性。在立法研究起草、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过程中,加强与专家组的沟通协调,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处理制度设计与现行做法的关系,完善特许经营领域基础性制度安排,提高制度的统一性和适用性,推动特许经营项目高效落地和有序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