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发展改革>社会事业

我市兑现民生承诺实现“病有所医”
发布时间:2021-01-26 11:21:25   作者:   点击量:   来源:达州市人民政府



全市26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卫生和计生人员数量从2015年的33814人增加到41070人;卫生高级职称、卫生硕博人才由2015年的1096人、190人分别增加到1930人、452人。

2020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45岁,较2015年提高1.42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较2015年下降61%35%

十三五以来,我市不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力度,着力强基础、补短板、优布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稳步发展,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显著改善,主要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切实兑现了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保障。

改革惠民

群众就医获得感大幅攀升

今年75岁的王大爷是大竹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常客,因患有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病,每年他都要到该院住院治疗。

以前我这个病住一次院下来,费用大概在12000多元。现在药品的费用减少了,住一次院费用在10000元左右,节约了2000多元。王大爷告诉记者,自大竹县人民医院执行取消药品加成这一惠民政策后,住院费用与之前相比减少了很多。

五年来,我市医改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全市26家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医疗机构间分工协作更加紧密,分级诊疗制度基本建立,全市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6.36%,与2014年启动分级诊疗时比较,县级医疗机构门(急)诊量增长5.8%,出院人数增长35.78%,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等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量提高2.14%,出院人数增长35.25%;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目前全市组建2488个家庭医生团队,与65.16%的常住居民签订服务协议,较2015年增加30.27%;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全市建成医养结合机构13个,三级医院均设置老年病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老年病科设置率达到50%

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卫生计生十项重点工作的意见》《健康达州2030规划纲要》,编制完成了《达州市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印发了促进健康服务业、医养结合、社会办医、医联体建设发展等单项政策文件10余个,明确提出了我市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医疗中心、全省医疗副中心战略目标和具体任务,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服务提质

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

现在我们缴费真方便,用手机扫一扫处方上面的二维码,几秒钟就交钱了!在宣汉县人民医院门诊部,45岁的张大妈拿着医生刚开出的处方笺高兴地说。

信息化建设初显成效。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0%接入市级平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中95%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85%建立实验室信息系统、70%建立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同时,大力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服务,成功申报全省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市,建成首家互联网医院(达州市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全年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中分时段预约诊疗开展率达65%、检查检验结果自助查询开展率达61%、移动支付率达90%。全面启用电子健康卡,截至目前,全市注册电子健康卡54万余张,电子健康卡总使用量136万余人次,日均注册电子健康卡约3300余张。

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20201123日,达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华西达州医院)正式开工,预计今年完成投资1.2亿元。该医院将引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品牌、管理团队和技术力量,在主城区新建华西达州医院(三级甲等公立综合医院),打造川渝陕结合部疑难重症救治中心。引进奥美德国际医疗品牌,新建达州奥美德国际医院,打造集诊断、检查、治疗、康复、康养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预计今年开工建设。华西达州妇女儿童医院于20201月正式运营,11月完成了三级乙等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进一步提升了区域内产科、儿科、妇科等学科建设水平,努力打造川渝陕结合部区域妇幼医疗保健服务中心。我市还积极与省骨科医院对接,引入省骨科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落户达州高新区,总投资5亿元。

强化防控

有效防范突发疫情

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始终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强化实验室能力建设。全市可开展核酸检测的机构18家,投入仪器27台,每日可开展单样检测最大数量为1.4万份,单日混检最大数量为14万份;通过引进第三方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单日单检达10万份,能实现57天完成达州全员核酸检测。强化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划定疫点范围,做好疫点和污染场所的消毒处理。严格按照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确定人员名单,24小时内可完成全员追踪,落实及时转送、集中隔离和核酸检测等措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受训达500人次。圆满完成援鄂任务,抽调20名医护人员组建达州援鄂医疗队,去年213日进驻武汉协和医院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320日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并安全回达。

除此之外,我市整个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也得到有效增强。做好传染病报告管理,扎实开展疫情形势分析、预测预报和预警工作。截至202011月底,全市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219149例,报告发病率159.95/10万,较去年同期下降25.30%,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做好艾滋病综合防控,组织实施全市“12·1”世界艾滋病日现场宣传活动,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数从2015年的全省各市(州)第3位下降至第11位。做好结核病防治,发病率连续8年呈下降趋势。做好急性传染病、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控,开展市县两级《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2016-2020年)》终期评估,完成地方病防治十三五规划中的终期评估,我市地方病持续保持消除状态。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免疫规划工作,全年累计完成一类疫苗89.81万支,建成覆盖市、县、乡的三级预防接种服务体系和疫苗冷链系统,完成全市875所小学、1018所托幼机构接种证查验工作。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如今,让人民病有所医的民生承诺已经兑现,健康达州的崭新图景正在一步步绘就。


                                   


上一篇: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同志就《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答记者问
下一篇:住建部等十部门发文: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养老、托幼等服务

置 顶 打 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