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开江县融入万达开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发布时间:2021-12-22 10:38:35   作者:体改科   点击量:   来源:达州改革公众号

​​为进一步找准成渝“双城圈”支持政策的突破重点和落地方式,开江县围绕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发展定位,以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为载体,强力推进“四个一体化建设”,努力为川渝毗邻地区协同发展打造新平台、探索新路径。

“三大机制”共构一体化管理体系

一是理顺议事协调机制。组建由双方区(县)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指挥长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分别抽调精干力量5名,成立跨区域工作专班,高位统筹推进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各项工作。建立常态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召开季度联席会议3次,通报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协商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利益分配等具体事宜,确保了示范创建有力推进。

二是创新合作共建机制。推动开江金山投资和开州浦发集团共同出资组建国有投资平台公司,作为园区市场化运营主体,负责基础性开发和重大设施建设,参股园区产业发展,先后整合财政资金、债券资金和产业扶持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全力支持开江廷江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和开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加快建设。

三是拓展融合发展机制。制定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区利益分配方案,积极探索跨区域税收分成、统计分算等经济管理方式。组建跨区域党建联盟,以开州浦里新区党工委、开江经开区党工委为主体,探索跨区域联合党建运行机制。深化双方商会合作,组建联合商会和企业家联合会,搭建更多合作平台,丰富合作内容。

“三大规划”共建一体化产业园区

一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立足“两大园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规划布局“一区四园”。“一区”即共建“万达开智能制造示范区”,覆盖开江经开区和开州浦里新区全部区域,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型工业空间格局;“四园”分别在开州浦里新区布局“智能家居产业园”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在开江经开区布局“智能装备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避免基础配套重复投入,加快实现错位发展。

二是助推产业资源共享。深度对接两县(区)“十四五”期间工业产业发展方向,启动编制合作示范园区“一体化”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光电显示材料、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和大数据、生物制药等主导产业,共同培育江天科技、智谷机电、紫建电子、名赫电子、佳意新材料等龙头企业,增强园区共建产业集群、共创品牌、共享资源的匹配度。

三是制定产业目标规划。把进驻企业数、规上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增幅、园区建设规模等目标任务,具化到创建期每一个年度、分解到每一季度,挂图作战、协同作战。2021年,示范园区入驻规上工业企业80家以上,工业产值突破240亿元,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万达开智能制造示范区)初步形成。力争到2023年,入驻规上工业企业120家以上,工业产值突破320亿元,形成140亿级家居建材产业、100亿级智能装备产业、30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和50亿级电子信息产业。

“三大抓手”共育一体化特色产业

一是围绕产业共建“大联盟”。以合作示范园区所有工业企业为主体,广泛吸纳职业学校、系统集成服务商、金融服务机构、实训基地和企业服务平台等机构,组建“开开制造业发展联盟”,先后召开产业联盟发展大会2次。建立产业合作培育库,将已具备合作关系的30余家企业纳入“开开产业合作名录库”,定期召开产业合作对接会议,引导上下游企业积极开展商务洽谈、技术标准对接、配套产品研发等活动,增强合作共识。

二是围绕招大引强“抓协同”。立足连接长江经济带与渝新欧、蓉新欧的门户优势,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联合组建生物医药、智能家居、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招商组4个,共同组织召开重点产业推介会1次,先后前往沿海、江浙等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5次,上半年共同引进落地产业项目3个。

三是围绕商贸配套“优服务”。积极整合两地铁路、公路、水运资源要素和通道口岸优势,共建“开开智慧物流平台”,努力为示范园区企业提供经济便捷、高效优质的物流服务。共同组团参加智博会、西博会、渝洽会等大型活动,共同设立“开州·开江工业品展示区”,增加产业合作项目的出镜“亮相”的机会。

“三大支撑”共筑一体化发展基础

一是推动政策激发活力。以推动万达开毗邻地区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项目为载体,大力推进财税优惠、金融信贷支持改革和“县乡(镇)同权”改革试点,探索示范园区“市场准入区域内同标”,进一步提升土地要素、水电气能源要素、行政审批服务要素等供给保障水平,努力打造跨区域合作的“要素洼地、政策高地”。

二是开拓人才促进交流。大力实施制造业紧缺型人才(工匠、技术带头人)名录库计划,先后开展技术交流讨论观摩活动2次。整合开江职业中学、讲治中学,开州职业教育中心、开州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职教资源,开设定向培养主题班4个,实现产业工人订单式培养。联办大型现场招聘会,统一发布需求职位,相互推荐用工资源,共同为示范园区企业招聘工人1200余名。

三是做强项目推动合作。共同成立交通、旅游、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专项工作小组,谋划关系园区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四个一批”重大项目11个,储备各类项目51个,积极争取重大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调整、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方面的项目落地合作园区,加快推动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和标志性的重大项目早日建成。



上一篇: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
下一篇:达州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动员会召开 严卫东讲话 邓瑜华 胡杰出席

置 顶 打 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