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位于四川东部、达州西南部,与广安、南充、巴中山水相连,幅员2018平方公里,辖37个乡镇(街道)、415个村(社区)。截至2020年底,渠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23万余人,约占总人口的25%,进入超老龄化社会。面对农村老年人口高龄化、空巢化、独居化多重叠加之势,渠县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未雨绸缪,以答好新阶段“达州七问”推动养老服务改革破题为抓手,以规划建设宕渠E时代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为切入点,将敬老院社会化运营作为农村破除养老难题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发展之路,改革做法在第十八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国际养老服务业暨养老产业博览会展示。
一、推动改革破题,探索养老“新路径”
渠县县委、县政府紧扣改革、开放、创新“新三驾马车”,围绕党代会提出的“331”奋斗目标、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渠县的迫切需要,以改革破题激发机构养老新活力,引领养老服务业高质量一体化创新发展。
(一)整合资源,创新管理体制。渠县将原属乡镇管理、民政局监管的36所农村敬老院,整合成民政局直属的7个区域中心敬老院,从根本上减少管理层级,着力解决管理体制不畅等问题,切实提升公办养老机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水平。
(二)顺应发展,深挖改革动能。按照事业单位“机构减少、编制不增、运行高效”的改革原则,渠县深挖改革潜力,强化扁平化管理,设立县级养老事务服务中心,撤销7个区域中心敬老院,实行农村敬老院“1 7 N”运营管理机制(即:渠县养老事务服务中心 7个养老服务区域 37个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点),进一步理顺了养老服务管理体制,实现敬老院人财物集中统一管理,着力构建“运营节约化、管理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三)招商引资,激发机构活力。两项改革后,渠县乡镇数量减少、管辖面积增大,按照省委、省政府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2021年底前涉改乡镇(街道)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的床位不低于50%”的要求,渠县着力省级改革方案,拟定渠县养老育幼能力提升具体实施方案,多方调研论证后,顺势而为推出渠县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方案,依法将农村敬老院推向社会化,运营的床位达到100%,远超省级不低于50%的要求,其做法得到达州市民政局的肯定。2021年7月引进社会专业养老服务公司对全县农村敬老院实施社会化运营,有效破解农村敬老院设施设备陈旧、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床位闲置严重等问题,减少政府“养人”和“养机构”的负担,盘活机构闲置资源,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激发公办养老机构活力,更好的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二、推动发展破局,托起最美“夕阳红”
运营方对农村敬老院托管运营后,转变服务观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推行“两变、两不变、两提高”的服务品质,即:工资待遇、管理制度改变,人员、岗位不变,生活待遇、服务质量提高,通过系列服务举措,有效提升了院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平。运营方先后出台经理、护工、炊事员薪酬及绩效考核办法及食品安全应急预案等文件,从薪酬确定、考核评估、食品安全、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明确细化优化,做到考核有制度、评比有标准、责任有落实;护理员经常为院民剪手指甲、脚趾甲、洗澡、洗衣服、洗头等,公司参加全市养老护理员能力提升培训暨第一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获得较好的成绩,通过以点带面,有效提升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投入资金370万元,为院民购置设施设备、购买生活必需品、配发制式服装,改善了院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院民的认可与赞誉;按照“门外花园式、门内宾馆式”的理念,先行试点、全面推开,对清溪场敬老院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和外观改善,对洗澡堂、厕所、卫生间、洗衣间等实施功能优化,房间统一订制衣柜、安装电视、配备空调等设施,打造院内绿化、美化、亮化和净化工程,院容院貌焕然一新,院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二)深挖院民潜力,推动融合互助。开展“五好老人”、“优秀院民”评选活动,鼓励院民遵守规章制度;发展院民为兼职人员,参与机构环境、卫生、巡查等工作,共发展兼职院民108人;成立互助养老组,通过培训参与照护其他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发展院办经济,鼓励院民开展养殖、种植等“院办经济”,公司负责回收,增加院民收入,调动积极性。
(三)盘活闲置资源,丰富院民生活。敬老院实行公建民营后,在做好集中供养特困人员兜底保障的基础上,优先向全县70岁以上能够自理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和困难家庭老年人提供社会养老服务,实现纯公益性向兼顾社会化的转变,让更多老人享受更优质、更触手可及的养老服务;开展“话说敬老院”、“回忆我们的生活”和建党100周年及国庆庆祝活动,唱红歌、忆党恩、话幸福,抒发爱国情感,唱响幸福生活,实现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
(四)强化应急处置,确保院民安全。今年以来,渠县遭受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多个乡镇发生严重灾害,面对严峻险情,运营方在民政局的指导下,启动防洪抢险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强化会商预警预测、值班值守,成功转移安置院民105人次,实现了快速反应、妥善处置、安全渡汛。
三、推动改革落地,服务运营“云监管”
(一)落实检查制度。民政局建立领导包片、工作人员包院的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值班值守等常态化检查督导;会同财政、应急、工商质监等部门,对运营方的运营管理、经费投入、收费标准、收益支出、人员待遇、服务质量等开展定期、不定期检查,确保运营方按照合同约定落实到位。
(二)落实智能监管。建立渠县养老机构监管平台,全县农村敬老院实行视频监控全覆盖,对敬老院人员管理、运行管理、服务质量等进行全程监管。
(三)落实举报制度。在各农村敬老院公开县民政局、县养老事务服务中心监督举报电话和主要领导联系电话,对投诉内容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处理,有效维护院民的合法权益,倒逼运营方优化服务质量,提升服务品质。
截至2021年9月,全县36所敬老院拥有养老床位2930张,集中供养特困人员1664人,接收70岁以上能够自理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和困难家庭老年人25人,入住率达57%,入住老人对运营方的满意度达到100%,实现了政府、企业、老年人共赢的局面,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