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宣汉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促进和稳定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十五条政策措施》相关要求,积极帮助群众寻求就业门路,拓展就业渠道,特别是利用浙川东西部劳务合作平台全力打造“宣汉海员”特色劳务品牌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为稳定和扩大就业走出了一条具有宣汉特色的就业之路,创造了宣汉就业经验和就业品牌。
近年来,宣汉县借助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平台,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创新开展“宣汉海员”订单式特色劳务品牌培训工作,共输出学员200余名,通过与浙江舟山航海学校联合培养,订单培训,实现培训合格人员全部免费推荐就业,取得浙川两地劳务协作供需双赢,深得浙川社会、就业家庭广泛认可和好评。截至目前,已组织6期海员培训 ,前五期的185位学员已全部完成学业考取证书,并已全部推荐就业。由于“宣汉海员”订单式特色劳务品牌效果显现,2022年报名参与培训人员积极踊跃,全年分两批组织培训,第一批“宣汉海员”27人前往舟山参加海员培训,培训学员主要是退役军人、脱贫人口和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员收入可观,国内航线能拿到8800元/月,国际航线能拿到万元以上,每三个月都会根据行情调整上涨;累积经验后,可考三管轮证书,三管工资已经达到18000元/月了,三副工资24000元/月,职业上升空间大。
在“宣汉海员”劳务品牌打造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高位部署,谋划推动“铺路子”。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听取“宣汉海员”特色订单式就业培训推动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成立宣汉县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将“宣汉海员”特色劳务品牌作为深化浙川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考核内容。明确“宣汉海员”培训目标和年度任务,落实县委分管领导亲自谋划推动、县级部门协同配合,人社就业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精心安排部署,严格工作落实,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深化协作,聚力合作“搭台子”。创新劳务协作形式,实行宣汉与舟山联合培养“宣汉海员”模式,并纳入年度浙川东西部劳务协作项目,匹配项目资金支持。建立劳务协作定海、宣汉两地定期互访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宣汉海员”招生、培训、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充分发挥校企地三方合作优势,政府搭桥引导,把学校、企业、学员联结为一体,构建“政校企生联动协作”,突破就业培训地域制约,开创东西部劳务协作、互利共赢的有效道路。
三是优化服务,精准用力“强底子”。强化“宣汉海员”政策宣传。联合人力资源公司,合力“线上线下”,利用抖音、微信等自媒体,通过张贴海报、发放简章、入户动员、召开会议等形式,大力宣传海员招生政策,解答后顾之忧,确保“宣汉海员”就业培训深入人心。
四是订单培训,推荐就业“鼓袋子”。实行“订单式”培训,由宣汉县广泛宣传,摸清劳动力现状和意愿,组织输送学员到舟山进行海员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全部推荐就业,收入较高且稳定。
(宣汉县发展改革局、宣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