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发展改革>综合经济

【四川特色小镇】宣汉巴文化特色小镇: 挖掘文旅优势资源,带动群众振兴乡村
发布时间:2023-07-21 15:20:15   作者:规划科   点击量:   来源:四川发布


 

近年来,四川积极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创建,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即日起,四川发布客户端联合四川省发展改革委推出【在行动──四川特色小镇专题报道】带你打卡四川各具风情的特色小镇。今天,一起走进达州市宣汉巴文化特色小镇。

宣汉县巴文化特色小镇于2023年纳入四川省特色小镇名单。小镇紧扣巴文化主题,深入挖掘巴人文化精神内涵,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构建一轴一心两岸三组团的功能空间布局,聚力发展文旅产业,将巴文化与当地独特的自然景观进行深度融合,已建成以巴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体验地、以峡谷地质奇观为核心的观光旅游目的地。2022年接待游客突破156.8万人次,收入10.23亿元。

 

规划引领,传承巴文化之路

小镇抢抓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契机,不断放大小镇品牌效应,推动巴文化传承和发扬,打造全省重要的巴文化展示和体验区。规划面积1.6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0.96平方公里,绿化面积约0.58平方公里,构建一轴一心两岸三组团的功能空间布局(一轴即滨水景观带,贯串小镇,连接各个功能分区,全长2.4公里;一心即以梦回巴国剧场区域为轴心的核心休闲区,位于小镇正中心,具有休闲、运动、文化、旅游等功能;三组团即长路坝片区组团、白果坝片区组团、中沙坝片区组团),规划实施巴人文化风情街、游客服务中心、梦回巴国剧场等重点项目10余个。

 

 

特色发展,带动创新创业之路

聚焦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建设总体定位,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巴文化演艺及旅游配套产业为核心,构建起产业围绕旅游转、旅游依托文化兴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发展经营了巴文化演艺剧场及全国首台大型沉浸式巴文化情景史诗《梦回巴国》剧目、巴文化大型灯光水舞秀《天歌地韵》、巴人风情篝火晚会、国家级非遗项目──川东薅草锣鼓等,让景区外延向场镇、向农村。持续走农文旅特色发展之路,突出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商旅融合发展策略,休憩、游览、观赏、采摘为一体的农旅产业逐渐兴起,具有土家特色、巴人风情的乡村酒店已经成为当地群众自主经商的香饽饽,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不断丰富,2022年全乡有旅游从业人员1500余人,吸纳就业人数4000余人。

 

 

健全机制,探索运营市场化之路

小镇运营主体是宣汉县巴山大峡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业主+农户的运营模式,加大市场对接力度,扩大旅游资源渠道和市场招引平台,进一步打通特色小镇发展投资新路径,不断丰富旅游业态、繁荣文化事业、推动经济发展。手工艺者、民俗艺术者等通过与景区商业合作的方式,入驻景区景点开展商业活动,实现精品民宿酒店55家、特色餐饮42处、文化艺术从业人员200多人、旅游从业人员1000多人,形成相对完整的巴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效益。

 

目前,巴山大峡谷景区的避暑漂流节大型系列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桃溪谷泉水漂流、《梦回巴国》剧目、大峡谷音乐狂欢夜、土家千人篝火每天都在巴文化特色小镇举行。每当夜幕降临,巴文化特色小镇灯火璀璨、热闹非凡。游客或坐在别具民族特色的土家族吊脚楼上,细细品尝峡谷冷三宝(沙纤鱼、阳鱼、软皮带)、巴山墨三宝(黑鸡、黑猪、黑山羊)、土家十八碗等土家族特色美食;或沉浸在剧院里面全国首个纵向升降悬挂式体感观众席上,来一场《梦回巴国》剧目带来的视听及感觉的饕餮文化盛宴;或站在跨河而建的风雨廊桥上欣赏炫丽多彩的水舞灯光秀,感受光影艺术赋予夜晚的活力与生机;或和巴人后裔、土家族人手拉着手、肩并着肩,围着广场中央的熊熊篝火,尽情的跳着、唱着、笑着,完全陶醉在巴文化特色小镇温馨、浪漫而又美好的夜晚中。

 

编辑:刘俊超


上一篇: 关于加快推进革命老区脱贫地区民族地区盆周山区振兴发展的意见
下一篇:26+16!省级名单公布→

置 顶 打 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