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复同意,7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出台《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今后一个时期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与脱贫攻坚作出战略部署,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与脱贫攻坚的“1258”政策体系全面形成。
《规划》提出,要瞄准“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努力完成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促进资源开发与特色产业发展、推进老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区域合作与改革开放、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七项重大任务,到2020年,实现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建成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山川秀美的全面小康社会。
《规划》强调以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重要平台,即在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设立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建立统一协调合作平台,在创新行政管理、基础设施投融资、资源开发、扶贫开发、生态保护补偿等方面赋予试验区改革创新和试点示范职能。着力打破行政界线分割,培育建设区域统一大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解决特殊困难和问题,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规划》确立了老区五大战略定位,即努力把川陕革命老区打造成为区域开发与精准扶贫协同推进的示范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通道,清洁能源、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红色文化传承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及秦巴山生态文明先行先试区。
《规划》构建了“三带三走廊”空间布局。即依托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通道,着力构建西安—汉中—巴中—南充—重庆/成都、西安—汉中—广元—绵阳—成都、西安—安康—达州—重庆3个经济带,以及兰州—广元—巴中—达州—万州、成都—南充—达州—万州、汉中—安康—商洛3条经济走廊。
《规划》围绕设立川陕革命老区综合改革试验区,从财政、金融、投资、土地、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帮扶、干部人才等8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
达州全域纳入了《规划》,并成为西安—安康—达州—重庆经济带、兰州—广元—巴中—达州—万州和成都—南充—达州—万州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与节点。提高老区矿产、油气资源开发收益地方留成比例和以渠江等流域为重点,推动上下游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等重大政策都将为达州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来源:中国改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