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门户网 | 简体 | 繁體 | English  
 
 
 
 
 
App客户端 政务新媒体矩阵 智能问答 省政府邮箱 无障碍浏览 个人中心
 
 
 
 
首页 | 四川概况 | 政府领导 | 机构职能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务服务 | 互动交流 | 投资四川 | 旅游四川 | 网站导航

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手术 每年将获得不超过3万元的救助

  • 2018年10月13日 12时12分
  • 来源: 华西都市报
  • 播报
  • 【字体: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


  “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手术的,每名不超过3万元/年。开展康复训练的,每名不超过2万元/年。给予辅助器具适配的,基本辅助器具适配不超过0.5万元/人、人工耳蜗不超过6万元/人、助听器不超过1万元/人、普及型假肢安装每具不超过1万元/人,辅助器具适配后,两年内不得再救助同一类型辅助器具。”写在《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的内容将给残疾儿童带来温暖。

  10月12日,记者获悉,《意见》即将全文向社会公布。接下来,四川将努力实现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增强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其中明确,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体系。

  据悉,救助对象为符合条件的0—6岁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脑瘫儿童年龄放宽至12岁;在非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听障儿童申请人工耳蜗植入年龄放宽至12岁;肢体残疾儿童申请矫治手术年龄可放宽至14岁。

  同时,救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具有四川省户籍;经济困难家庭;持有残疾人证,或县级以上残疾等级评定机构、三级以上资质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有康复需求,且经专业医疗康复机构明确诊断具有相应康复适应指征。

  该如何申请呢?残疾儿童监护人通过“开放量服”自助业务办理等方式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居住证发放地)县级残联提出康复救助申请。监护人也可委托他人、社会组织、社会救助经办机构等代为申请。

  经审核符合条件的,由残疾儿童监护人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服务。残疾儿童获得康复救助服务卡(转介服务卡)后可到指定的定点康复机构办理康复救助注册登记,接受康复救助服务。 (记者 杨金祝)
责任编辑: 李莎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

主管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主办单位:四川省大数据中心

运行维护单位:中国电信四川公司

网站标识码5100000062  蜀ICP备1300128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0402000507号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主编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