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提案第135号协办意见的函

发布日期: 2022-05-30 17:17:08 作者:以工代赈科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市乡村振兴局

现将郑锡军委员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第135提案)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持续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

(一)明确重点任务,以增加搬迁群众收入为后续扶持第一要务,切实推动搬迁群众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就业稳定、产业壮大、社区治理和社会融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示范带动、信息化建设等各项后续扶持工作,持续巩固提升搬迁成效,确保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二)健全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县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责任部门分工负责,乡镇落实具体任务的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18个中型集中安置点要实现县级领导挂包,确保后续扶持工作期间思路不乱、工作不断、人员不散、责任不减。(三)强化资金保障,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作为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统筹整合用好涉农资金、衔接资金,确保各类资金资源聚集到安置点,落实到搬迁群众。严格按照2022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清单内容,对照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社区治理等重点任务中的短板弱项,扎实完成项目实施建设,做好项目的后续管护等工作,持续发挥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项目资金的扶持效益

二、充分发挥以工代赈功能作用

(一)加大以工代赈项目实施,精准对接国、省项目投向,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力争更多项目资金向我市倾斜支持。合理拓展以工代赈政策范围,在农村中小型公益基础设施、农业产业设施项目建设中,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就业的困难人员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项目建设。严格落实不低于补助资金15%的劳务报酬,吸纳项目地群众就近就业增加工资收入。学习推广以工代赈资产折股量化分红试点新模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惠及当地群众。(二)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在农业农村生产生活、交通、水利、文旅、林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建设项目,鼓励采取以工代赈方式,积极组织推荐当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上岗,扩大农村就业容量,合理确立劳务报酬标准,促进低收入群体共享发展成果。

三、继续大力实施消费帮扶

将消费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制定本地贯彻落实措施和配套政策,围绕帮销、促产、疏浚、解困四大领域,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模式,强化市场监管,积极构建消费帮扶人人皆可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能为的全社会参与格局。继续加大定向采购帮扶力度,推动脱贫地区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军营,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群众积极采购、帮销脱贫地区产品和旅游服务。推动特色农副产品规模化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特色农副产品品牌,支持脱贫地区产品和服务优化结构、提质增效。加强县乡村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农副产品流通服务水平,加大产销对接力度,补齐脱贫地区电商服务短板。加强农产品滞销监测预警,建立多方联动应急处置机制,在脱贫地区出现规模性农产品滞销时,动员各方力量及时应对解决。

 

最后,再次感谢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2530

 


主办单位: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蜀ICP备14024861号-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2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