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2号建议办理情况(B)的函

发布日期: 2024-10-11 11:09:43 作者:环资科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

​​邹钦州代表

你在市人大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渠江流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建议》(第112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成立机构明确职责的建议。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依托现有的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市绿色发展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坚持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各界协同参与,稳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关工作。2021年,积极对接省发改委,万源市、宣汉县成功纳入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地区(第一批),2023年顺利通过试点评估。今年,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重点工作、相关行业部门职责和完成时限,并前往湖州市安吉县试点示范县学习经验做法。在《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制度创新试验,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调查监测、经营开发、生态补偿、价值评价和价值实现保障等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三峡库区和秦巴山区森林质量提升、河湖湿地修复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建设。积极推动渠江、州河等河滩类沙化土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此外,印发《达州市渠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按照保护者得偿、受益者补偿、损害者赔偿原则,推动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共治下一步,将围绕渠江流域治理和保护作为重要工作,积极争取纳入有关方案和重点项目,适时组织渠县申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二、关于重视保护修复,强化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建议。指导渠县设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专项小组,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细化重点任务、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统筹各行业部门到村政策、项目和资金,集中支持渠江流域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指导渠县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县项目实施,同时重点推进渠江流域通组道路、入户道路、产业道路、农村山坪塘和水渠等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渠江流域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推广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2022年成功申报达州东部经济开发区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EOD项目。农产品精深加工加速借圏壮链,中顺洁柔投产在即,渠县第一张纸即将试生产。高度重视县域科技创新,目前共支持渠县申报科技项目38个,支持经费913万元,如《黄花示范园栽培技术培训及示范推广》项目。下一步,市级有关部门将积极指导谋划涉农项目,在要素资金等方面向渠江流域主干段倾斜。

三、关于深化探索实践,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经的建议。2023年,渠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一首两重产业占比达63%,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加速崛起。轻纺服饰加速建圈强链,服装服饰类规上企业数量全省第一,铭圳纺织、阿里巴巴灯塔工厂正式投产,渠县第一米布成功出厂,成功斩获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国家级殊荣;智能装备制造加速融圈入链,落地投产CNC加工企业3家,旺鑫电子、锦诚电子等企业进入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供应链。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森林四库推动丘陵山区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以大竹县、渠县为主的南部片区重点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和经济林。”2020—2023年,争取中省下达渠县造林绿化资金1534万元,争取竹产业建设补助资金975万元,其中渠县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2个,获省级补助资金200万元。目前全市共建成35万亩竹产业基地、6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3个省级竹林人家,其中渠县建成竹产业基地8万亩、2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下一步,加大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上下功夫,推动更多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

四、关于创新自然资源支持政策的建议。近年来,渠县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推进渠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在渠县贵福镇建成了渠县红色纪念园,该园以纪念红军长征为主题的开放型公园;在土溪镇以汉阙文化公园和渠县城坝遗址公园为主体,作为巴賨文化建设走廊已初步完成;在渠江建成八濛山公园、渠江东、西岸滨江公园;东岸的汉文化主题公园(文峰公园)已初步建成。以四川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契机,在渠江干流流经的通川区、达川区、渠县等地实施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6个,争取省级生态修复资金463.6万元,修复面积41.4公顷。坚持品牌引领,大力支持渠县创建第六批天府旅游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利用賨人谷、红色渠县纪念园等省级研学旅游实践基地品牌,规划设计10余条县域特色研学旅行线路,推出研学体验活动100余场。指导渠县依托城坝遗址,加大考古发掘力度,加强巴文化研究阐释和创造性转化,加快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目前城坝遗址博物馆正有序开展项目用地审批、方案编制报批等前期工作。下一步,将积极推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整合渠县县域内龙潭起义旧址、红军石刻、红军标语等红色旅游资源,包装一批特色鲜明的红色旅游项目推向市场。

最后,感谢你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830


主办单位: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蜀ICP备14024861号-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2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