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达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关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调研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0-12-29 14:38:16   作者:环资科   点击量:   来源:

近期,我委组织相关人员对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了专题,现将调研有关成果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设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达州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达州市生态文件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达州市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2017—2020年)》《达州市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体系实施方案(2017—2020年)》《达州市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达州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

(二)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一引两创”(招商引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转型路径,实施“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改造,突出抓好技改、转型升级项目,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方式,加快煤、电、冶、化、建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制发了达州市推动六大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大力培育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二是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全面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积极开展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推进煤炭减量生产,实施“气化全市、电能替代、清洁替代”工程。加大能源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提高非化石能源和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市是川气东送的起点,已累计向上海、江苏等省市外送天然气超过800亿立方米,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严把产业项目准入关。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坚决禁止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新增产能项目,原则上禁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全面停止5万千瓦以下小水电核准,压减火电和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严格执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和《四川省政府核准和投资项目目录》,严格按照规定权限、程序和环评等要件进行立项。依法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严把项目准入关,从源头控制高耗能项目,2017年以来共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近300项

(五)加快燃气下乡步伐。我市现有燃气企业62户,主要分布在各县(市、区)乡镇,主要承担着推广使用民用燃气任务;目前中心城区城镇燃气普及率已达到91%以上。我市市级燃气公司组织编制了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持续推进“燃气安全进社区”活动,开展安全宣传达10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15万余份,全面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和用气知识。

(六)推进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产品比重。一是政府采购受理中,采购人提供的采购清单节能、环境标志产品未明确标识的,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对采购人予以提醒。二是政府采购招标文件编制中,项目清单中涉及节能、环境标志的产品都应用“#”标识。三是政府采购评审中,凡属于强制节能的产品在招标文件中未用“#”标识的,评审专家将按相关规定对招标项目停止评审;投标文件中凡属于用“#”标识的强制节能产品供应商未提供国家确定的认证机构出具的、处于有效期之内的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将作无效投标处理。四是通过实施绿色采购,倒逼企业节约资源能源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力的促进了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合力积聚不够。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涉及多方面、多层次,需要各方力量和各方资源共同参与。目前,参与建设的力量比较分散,建设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合资源力度、协同创新力度还不大,市场配置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还不能有效发挥决定性作用,第三方力量难以深度参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部门协调、区域协调等效率不高。

(二)节能环保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亟待提高。近年来,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但与其他市州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能完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产业竞争力不强,企业规模较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节能环保企业偏少;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集中度偏低,产业集群发展不够,配套和系统集成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产品竞争力不高,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等方面。

(三)新能源公交车后期维修保养成本高。各县(市)因新能源公交保有量不大,维修保养力量不足,运输企业普遍缺乏新能源汽车维修维护技术能力。部分县(市)充电设施分布集中,数量不足,新能源车辆充电不能及时保证。

三、工作建议

(一)落实绿色金融政策。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绿色经济建设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绿色信贷政策和监管规定,认真梳理达州市地方经济建设项目,筛选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积极跟进,主动参与,力争实现绿色贷款规模的重大突破。

(二)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达州市第二工业园区建设,推动钢铁、建材、化工等传统行业实施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和培育“六大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从根源上解决工业污染较重的问题。

(三)推进节能降碳。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商贸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尤其是对重点工业企业实行分级管理和分类指导。深入开展全面节能行动,落实好国家、省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方案,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目标责任。同时,积极开展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抓好绿色学校、绿色交通、低碳社区争创工作,全面推进节能降碳。

(四)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低碳产品。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低碳节能产品,严格落实“限塑令”,加大塑料污染治理力度,倡导简洁、实用、循环型包装。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推进全面依法节能。

(五)加大公共领域推广力度。在加大城市客运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基础上,加大物流配送领域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汽车,2020年至2022年,主城区物流配送领域将新增新能源汽车200台。结合公交发展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充电桩分布和站场建设,满足新能源车辆充电需求。


上一篇: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
下一篇:达州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宣传培训会召开

置 顶 打 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