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委重大改革任务
(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州行动”
已制定印发《贯彻落实全省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达市府函〔2016〕108号)和《关于印发<达州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和<达州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实施方案>等5个实施方案的通知》(达市委发〔2016〕23号)
(二)出台服务业领域扩大外资开放的政策文件
待省上方案出台后,再制定出台达州指导意见。
二、专项改革方案
(一)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我委收到《四川省关于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后,会同市金融办、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国税局等有关部门,对《四川省关于深化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进行了深入学习、讨论和专题调研。鉴于目前铁路项目的审批、核准或备案权限均在省级以上投资主管部门,各市(州)人民政府既无投资主体又无投资渠道,只负责积极配合省上做好铁路项目进规立项的争取和项目初审工作。为此,经与市委改革办汇报衔接,我市直接执行省上《指导意见》。
(二)贯彻落实《关于完善区域发展推进机制的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达万区域合作,与万州区签订《达万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与陕西安康沟通对接,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即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达州革命老区发展,草拟完成《达州市贯彻<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待省上相应方案出台后,再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
(三)贯彻落实《探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
待省上方案出台后,再制定出台达州指导意见。
三、其他改革任务
(一)达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责任分工
已制定印发《2016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二)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已制定印发《达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
(三)积极争取设立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
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参加全省新兴产业参股创投基金对接交流会,指导宣汉微玻纤新材料产业园做好准备工作,目前,各项条件已基本成熟,争取申报2017年第一批新兴产业参股创业投资基金。
(四)创新融资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充分发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债券等融资工具的积极作用,各类融资同比增长15%以上。
(五)公开发布一批面向社会投资的重大项目
编制了全市重点项目200个,总投资682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0亿元;向社会资本推介和发布了传统基础设施领域PPP项目20个,总投资763.5亿元。
(六)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渝洽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对拟纳入渝洽会112个招商引资项目进行了产业政策审核,主要涉及农业类、工业类、服务业类、基础设施类。对不符合国家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的招商引资项目坚决予以剔除,保证了我市招商引资项目的合规性。
(七)达州市公共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暂行办法
为推动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达州市中心支行已草拟《达州市公共信用信息交换与共享暂行办法》,已完成征求各部门意见,正在结合部门意见完善《暂行办法》。
(八)推进公务用车改革
自今年6月全市车改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以来,按照全市车改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市车改办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参改单位积极配合,全市车改工作平稳推进,现已基本完成车改任务。
此次市本级涉及车改单位137家(其中一级单位79家,二级单位58家),截止目前,已由市车改办逐一审核批复134家,市委办和市委组织部待成员单位反馈审核意见,市政府办因涉及超标车调整,尚未报送车改修改方案;取消车辆已按规定停放在巴山大剧院,保留车辆除部分正在办理车辆过户手续、特种专业技术用车需喷涂行业专业标识等原因外,均已张贴统一标识;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选取了5家租车公司、3家评估机构和3家拍卖机构,待处置车辆481辆已评估完成183辆,12月即将开始首批公车拍卖;车补发放工作正由市财政局分批核算,参改单位人员的首批车补即将兑现。
各县(市、区)车改办也已按照时间节点完成车改任务,已全部完成取消车辆的封存停驶,保留车辆统一张贴公务用车标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取消车辆的评估工作正在开展,即将进入拍卖处置阶段。车补的核算工作基本完成,待市级机关发放时同步发放。
二、下一步工作
及时向市委改革办报送转型升级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专项小组和我委2017年改革重点工作。对照梳理市委改革办2017年改革工作台账,将我委牵头的改革事项按照职能职责分工,分解落实到相关科室及分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