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2020年夏粮收购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20年5月下旬,夏粮收购开始启动。目前,全市国有粮食企业无小麦收购数据,全市油菜籽收购407吨,价格2.8元-3元/斤。主要原因是:本地小麦品质较低,种植效益不高,农民种植小麦多用于自给自足,加上小麦产量逐年下降,企业很难收购本地小麦。本地油菜籽后期收购量将逐渐提升。
二、保障措施
为保证夏粮收购顺利进行,我市粮食企业提前谋划,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做好收购前准备工作。一是做好仓容及设施设备准备工作。各国有粮食企业加快粮食销售出库和腾仓并库工作,全市备足有效空仓容20万吨,基本满足夏粮收购需求。备齐设施,配置了输送机、清杂机、扦样器等收购设施、检验器材,并对原有器材进行全面维护,确保全部达到完好状态。二是强化收购主体责任。各国有粮食企业做到应收尽收农民粮食,鼓励多元化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加强业务培训、科学安排人员,根据收购需要,组织安排好收购人员及时到位,重点对会计、统计、质检员、计量员、保管员、安全员、导购员等进行收购业务培训,规范了收购行为,严格手续制度。三是提供为农服务。各粮食企业收储库点积极为售粮(油菜籽)农民提供休息场所,配备桌椅板凳、饮用茶水、防暑降温药品等,并做好政策的宣传解释。做到帮农助农热心、收购操作细心、政策解释耐心。四是加强收购过程监管。对收粮一线开展夏粮收购情况检查,坚决打击“打白条”、“压级压价”等违规行为,确保不出现农民卖粮难,切实保护农民利益,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三、问题困难
一是夏粮收购逐渐市场化。从生产看,各地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小麦和油菜籽收购量将保持正常水平。从收购看,随着收购主体多元化、市场化,农民对市场价格、价格走向更清楚,政府提倡搞活粮食流通,实现优质优价,增加农民售粮收益,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数量逐年递减,小麦、油菜籽基本上进入市场流通和交易。二是粮食生产经营方式较落后。达州常年油菜籽产量较高,但本地油菜籽加工能力与产量不匹配,缺乏小麦、油菜籽等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主体,缺少“订单式”收购,就地加工转化增值等新型合作关系。没有产销对接平台,粮食经营主体发展难以壮大。三是夏粮收购贷款支持乏力。因本地小麦品质较低,产量较少,农民惜售,我市夏粮收购主要是油菜籽收购。因没有相关油菜籽收购的贷款支持政策,导致大多数油菜籽收购、加工企业难以得到农发行收购贷款。加之企业自有资金少,企业只能做到以销定购。
四、工作建议
一是出台油菜籽收购贷款政策。为确保农民产新油菜籽出售,油脂企业应收尽收,建议:国家、省出台油菜籽收购贷款支持政策。二是加大国有油脂加工企业扶持力度。目前,国有粮油企业仍是执行国家粮油政策的主体,但我市油脂加工企业小、散、少。建议:国家、省加大对国有油脂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